哪些操作容易导致孔雀鱼出状况?
第一、小编要说的就是:“三天两头的添加新鱼”不好!可能不少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,本来家里的孔雀鱼养的好好的,但是一添加新买的孔雀鱼就出状况,养不了多久不是有的鱼“趴窝”,就是有的鱼满缸乱串。小编开始的时候也曾经不止一次的遇到这种情况。
原来这主要是因为,在水族店里的养殖方式与我们家里不太一样,比如喂食、灯光、水温、水质等等,都存在较大的差异,而这种差异则会总体表现在你带回家后其反应的状况。 由于环境的不同而引起孔雀鱼敏感的反应,严重的时候可能造成疾病,甚至死亡。所以,养殖孔雀鱼时一定要考虑清楚:你需要的是什么?
第二、给孔雀鱼胡乱的用药。不少的朋友一看见孔雀鱼有一点与往日不同,就惊慌失措开始琢磨该用点什么药可以解决这种状况,就开始感觉自己到了要“久病成医”的时刻了,开始“大显身手”拿小鱼“试刀”。其实,鱼得病的时候施药并不难,现在市场上很多好药,难就难在对鱼病的判断上……
所以,不要害怕鱼得病,注意观察,仔细分享,不盲目用药,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失而把孔雀鱼送上不归途。很多种鱼病在初期都可以用物理性的方法去除症状。也就是说可以用非药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,比如用盐,升温等等。
第三、胡乱给孔雀鱼配对,人类解谜基因链确实个是旷古工程,但是你却在孔雀鱼身上感觉自己可以“杂交”出优良品种,这是要一鸣惊人吗?其实市面上这么多品种,人家都已经无数次的实验配种了。孔雀鱼的新品种培育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术和机缘,如果一个不小心,你的孔雀鱼本来血统挺好,一胡乱配对,反而使自己的爱鱼夭折,那就亏大了。
新品种的"神话"不是一般人可以触碰的禁区,这需要你充分了解了新品种培育的相关问题才可以,不能每天总想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。孔雀鱼虽小,虽然也不值几毛钱,但是对生命的敬畏,从来就是一种德行。
孔雀鱼有哪些常见品种?
孔雀鱼经过人们的长期培育,目前已有许多品种。有的尾部特别宽大,有的尾鳍分叉如燕尾,有的全身变为金黄色,有的颜色如织锦。因此,人们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又分为不同品种,如普通孔雀鱼、燕尾孔雀鱼、长尾孔雀鱼、琴尾孔雀鱼、黄孔雀鱼等。孔雀鱼的雌、雄鱼的鉴别较容易,同龄个体中,雌性个体较雄性个体长而肥大,体色较单调,没有雄鱼身上的那种斑斓的色彩;雄鱼的体色较艳。
作为亲鱼应选择全长3~4厘米的同一品种的个体。雌、雄的比例为1:1。将选择好的亲鱼放入繁殖缸内饲养。不久,雌鱼的腹部逐渐膨大,性腺日趋成熟;此时,雄鱼便会追逐雌鱼,或多方拦截雌鱼,最后雄鱼的交配器插入雄鱼的泄殖孔中排精,完成体内受精。 雌鱼受精后,腹部更为膨大,并出现黑色的胎斑,不久即会产仔,一般每胎产20~60条。待产仔后,立即将亲鱼捞出,另外饲养,防止其吞食仔鱼。 仔鱼产出后便沉入水底,随即躲入水草中。仔鱼产出后当天一般不摄食,第二天开口摄食,应及时投喂草履虫、鱼粉或蛋黄水。